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学院召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22日晚,betway88西汉姆网页召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学科负责人刘翠玲教授主持。学院院长李海生出席并致辞;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主任于重重、副院长赵峙尧、金学波教授、廉小亲教授、王瑜教授、学科助理张新和白玉廷老师分别就学科的各项工作发表做了介绍和工作思路;全体研究生导师及近五年新进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李海生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回顾并高度肯定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学科在推动科技进步和服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李院长指出,招生和就业工作是学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全体教师要充分把握当前历史机遇,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向,积极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李院长对学科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鼓励全体学科教师传承和发扬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优良传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科助理张新老师对第五轮学科评估情况进行了深入介绍与分析。张老师首先介绍了学科评估的整体情况,指出全国共有537个学位授权单位、7743个学科参与此次评估,涵盖99个一级学科。在全国161所参评高校中,betway88官网手机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保持了原有成绩。张老师详细分析了评估中的各项指标,强调了本学科在科研育人成效、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出版教材质量等方面的优势。经过评估也认识到本学科在师德师风建设成效、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学科助理白玉廷老师就控制学科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展开了详细分析。白老师首先介绍了学科招生情况,指出控制学科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一志愿上线率保持在学校平均水平,一志愿录取的生源质量逐年提升。随后,他分析了一志愿未上线情况,强调提升本科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白老师还横向对比了学科的就业情况,指出学科研究生保持了100%的就业率,就业情况良好。最后,白老师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加强本校引导、提高学术硕士和人工智能方向的报名率、加强考研复习引导、在部分京外高校开展定向宣讲、提前规划学生科研计划以及关心学生成长等。

赵峙尧副院长以“研究生培养管理与导师队伍建设”为题,首先介绍了学科当前的研究生和导师状况,指出学科距离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还有一定差距。赵峙尧提出了改进途径:提升导师科研能力,围绕高质量成果产出开展科研;导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才培养;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提升科研能力,形成科研与人才培养联动提升的良性循环。最后,他强调了严格落实研究生培养制度,守好底线、强化责任的重要性。

控制学科负责人刘翠玲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科近五年的发展大事记,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念与精神。她总结并分析了学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技术环境变化导致学科内涵的变化,学科专业调整频繁、内涵变化大,学科评议组要求转变,学校发展变化快、学科建设需要定力,凝练学科方向。她还提到教师队伍数量下降、高水平领军人物缺乏,研究生培养目标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复杂,学校整体考核提升,考核评价体系变化,以及研究生学位标准需与时俱进。最后,刘翠玲全面部署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标准的修订工作。

 

金学波教授介绍了学科留学生教育的情况。她首先介绍了控制学科留学生教育的现状,接着分析了留学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根据学科建设中国际交流模块的要求,提出可采取解决方案:提高留学生的质量与数量、形成稳定的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队伍、采用“导师-学生”双选制。

 

廉小亲教授和王瑜教授分别就《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和《现代控制科学前沿专题》两门课程建设分享了经验,并展望了课程未来构想。他们提出教学内容要紧跟前沿科研发展,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部主任于重重教授以“学科内涵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为题展开了介绍。她解读了研究生发展的方向,强调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以强化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为路径,以重点领域分类发展改革为突破。于重重强调学科内涵的变化,指明学科发展要面向国家重点领域与重大项目,保证学科持续发展,分析控制学科定位,强调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同时行业引领国家重大需求,人工智能+引领学科新技术发展。最后,于重重再次强调学科教师应关注国家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大科研观,强化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通过此次研讨会,全体与会人员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