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betway88西汉姆网页计算机系于6月21日上午在阜成路校区耕耘楼809会议室召开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我院执行院长李海生教授、副院长谭励教授、计算机系系主任李静远教授、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王晓川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吴竞邦副教授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王元卓研究员、翟立东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徐君教授,以及竞业达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轩、高校业务中心副主任朱博,共同讨论软件工程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24版培养方案修订情况。与会专家围绕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等展开热烈讨论,目的在于改进培养机制,提升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会议伊始,李海生教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论证会的背景和重要性。接着,参会专家依次发言,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
王元卓教授首先指出,目前学院两个专业的区分度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接着,翟立东教授就本科课程不绑定方向的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需求灵活选择课程,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讨论考试科目选择时,徐君教授提出,现行的线性代数和离散数学课程组合安排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评估,以确保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科学。赵轩则建议增加人工智能和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使用频率,以满足当前行业对相关技能的需求。
朱博主任分享了将挑战杯、揭榜挂帅等活动纳入培养方案,或者转化为学分的建议。他认为,这样的安排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李静远教授和吴竞邦副教授则重点探讨了计算思维课程的开设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探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时,王晓川副教授建议,通过构建系统的课程支撑体系,确保理论课程能够有效支撑实习、实践课程的安排,并与毕业设计紧密关联,保证学生学以致用。
此外,会议还涉及了金融数据挖掘课程的调整、人工智能应用与理论课程的增设、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改进等多个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提升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门槛,突出专业特色,是当前学院课程改革的关键。
在讨论国际视野的体现时,大家建议,通过专业角度的扩展,发表论文、交流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最后,谭励副院长总结了本次论证会的要点,对与会专家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并鼓励学院教师加大对教学的投入,以课程和教材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培养方案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为betway88西汉姆网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努力,秉承“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