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u 专业简介
betway88官网手机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1997年创建,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它以电气工程学科为基础,交叉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紧密围绕“一个结合”(强电、弱电相结合)、“两个培养方向”(楼宇电气与智能化、可再生能源与微电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u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服务国家“双碳”发展战略为宗旨,立足于学校服务首都“四个中心”“两区”“三平台”建设的办学定位,面向国家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电力、能源、建筑等行业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工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运行与维护、工程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或管理人才。
u 特色与优势
电气专业跨学科及多领域交叉融合特色明显,厚基础、宽口径、通用性极强,不仅在电力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楼宇设计、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在新工科背景下,注重专业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竞赛成绩优异,签约和升学率高。近些年来的学校就业质量报告中签约率加考研率均名列学校前茅,多次获全校第一。
本专业与国家电网、许继电气集团、燕山石化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同时一直与国外大学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和合作关系,学生可参与我校“2+2”或“3+1”的国际交流项目。
u 师资力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来自中科院、南开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北理工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4位教师具有法国、荷兰、爱尔兰等国外知名高校留学及进修经历。教学成果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荣获北京市第一批课程思政团队课程建设和北京市高校本科优质课程。科研方面,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近五年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
u 主干课程
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本专业确定了完善的课程体系结构,即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性环节。 核心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检测技术及仪表、电力传动技术、楼宇自动化与综合布线、建筑电气设计、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等。
u 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与社会人才需求方向匹配,就业行业明确,不仅在电力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楼宇设计、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签约和升学率高。在近十年的学校就业质量报告中签约率加考研率均名列学校前茅,率先完成学校提出的“369”目标,考研出国升学率超过50%,就业率超过100%,多次获全校第一。
就业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包括国家电网及相关企业、发电公司(大唐、国电、华能、华电、中电投)、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南瑞集团、北京四方)、设计研究院(电力、建筑、水利水电)、轨道交通部门(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其它大中型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北京卷烟厂、中国电信、中国人民银行)、外企(施耐德、ABB、西门子、日立)等,同时也包括北京市党政机关、高校研究所等事业单位。
深造方面,本专业考研和出国的深造率多年位列全校第一,毕业生考取国外著名大学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攀升。学生曾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以及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