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机械工程系

李全来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liquanlai@th.btbu.edu.cn

个人简历

李全来,1982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磨料射流加工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9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磨料射流加工技术与装备生物材料磨料气射流加工群智能优化

教育经历

2000年09月-200407 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

2004年09月-200912月 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711-200811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与制造工程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

201006-至今 betway88官网手机版 教师

学术成果

近期代表性论文:

(1Ruibo Yang, Quanlai Li*, Weipeng Zhang, Yafeng Deng, Jialin Li.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ulti-pass radial-mode micro abrasive air jet turning of fused-silica rods[J]. Machines, 2023, 11(2):164.

(2)Quanlai Li*, Yafeng Deng, Jian Li, Wentian Shi. Roughness Characteriz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brasive air jet Micromachining Surface Studied by Power Spectral Density[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20, 57: 737-747.

(3)李全来*, 李长林, 陶春生. 微磨料气射流成形加工表面波纹度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6): 114-120.

(4)李全来.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高速变螺距分件供送螺杆优化设计[J]. 食品与机械, 2017, 33(8): 66-70.

(5)李全来. 基于蜂群算法的等压灌装阀口流道结构优化[J]. 包装工程, 2017, 38(23): 133-139.

专利:

(1)一种果粒饮料增速灌装阀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专利, ZL202010536475.8, 第一位

(2)一种微细磨料气射流单点直写加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专利, ZL 202010455418.7,第一位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与过的主要科研项目

(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Bigot体积收缩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协同效应的蓝促干机理和调控策略研究(6204035),2020.01-2021.12,第三位

(2)横向课题:基于FLUENT软件包的两相流仿真,2014.11-2016.05,主持

(3)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磨料气射流精密成形加工表面质量控制的(KM201310011003),2013.01-2015.12,主持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包装机械液气压传动》、《机电系统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

奖励及其他

(1)2021年获betway88官网手机版科研成果三等奖

(2)2010年获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学员

社会兼职

(1)第十届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Ceramics International》《振动与冲击》学术刊物审稿人